查看原文
其他

2016年3月 关于修行的最新问答【大宝法王】

2016-03-31 轻敲右边添我 持明讲堂

转发分享 获无量功德

   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,《普贤行愿品》云: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如果您读下文受益,请随手转发!




时间:2016年3月15日

地点:印度 菩提迦耶

 

法王噶玛巴对鲁特学院(Root Institute)的年度造访已行之有年。而今年的鲁特学院之行中,在与会眾亲切寒暄后,法王便邀请大家直接提出问题。

 

问: 我们在做了很多的修持后,有时会感觉有点紧绷。这个时候,是否可以让自 己休息一阵子?我刚完成大礼拜的修持,想在开始金刚萨埵的修持之前休息一下。

 

答: 总的来说,我们的修持不能太鬆或太紧,要像吉他的琴弦般鬆紧适度。太用力是过失,太不努力的话,又会失之於懒散;既然太鬆或太紧都不好,我们就必须找到中庸之道。有时我们的心会有些疲乏,那麼休息一下是可以的。

 

问: 过去50年来,藏传佛教传播甚广,但是深度可能不足。世界当前的生态、暴力等危机已达临界点,您是否觉得新一代的上师应该採取不同的方法?

 

答: 如果我们用谷歌(Google)搜寻「佛教」一词,各位会发现它出现的次数已不如前;然后我们再对「正念觉知」或「禪修」进行搜寻,我们会发现它出现的次数增加了。这代表著对於做為一种宗教的佛教,大眾的热忱已经下降,然而对於佛教所教授的内容,大眾的兴趣却是提高了。

 

正念觉知和许多禪法起源於佛教,但现在这些修持却离开了源头而变得商业化。就另一方面而言,这让更多的人有了学习的机会;然而,佛经所教示的佛法价值和标準,却有衰减甚至消失的危险。佛法沦為紓解心理问题的时髦工具,要知道这不过是佛法可提供的暂时利益,而传统上学佛以求解脱和遍知的长远目标,却有消失殆尽的危险。

 

回到你刚才的问题:佛教中有许多的哲理,但光靠哲理对我们所面临的危机——你提到的环境问题等无济於事;佛法的实际应用,这才重要。

 

例如我们的贪婪——欲求愈来愈多的习气必须受到控制,佛教哲理在这方面无法带给我们太大的帮助,虽然它有助於我们奠立人生的价值,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务实的方法。佛教对於心及其运作——心如何运动、如何止息有著广泛的经验,尤其在藏传佛教中,我们可以说无一不是修持的方法。对於现代人来说,这些才是对我们的修心极為有用的内容。

 

问: 我在研究格鲁派和噶举派对智慧(藏文:ye shes)的看法。格鲁派认為,我们只有在入道后,才会有智慧;噶举派中称智慧為「本初的智慧」,而这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。这些是完全不同的看法吗?

 

答: 噶举派中将大手印的修持分為三类:经教大手印、密续大手印、心要大手印。经教大手印的论释来源是弥勒菩萨的《大乘无上续论》(或译《宝性论》),论中提到「本然具有的潜能」(藏文:rang gzhin gnas rigs),噶举派认為一切眾生皆有之,故称它為「本智」,格鲁派则认為它即是空性本身。噶举派将此本然具有的潜能视為主体——智慧,而格鲁派将它视為客体——空性,两派见解的歧异由此而生。

 

另外,两派见解的歧异也源於对二转和三转法轮的不同詮释。月称论师在《入中论》提到,二转法轮是了义,而一转和三转法轮是不了义。然而,有些人认為三转法轮是了义,而「智慧」即是「佛性」或「如来藏」的别名;《狮子吼经》中明确教示佛性為智慧。

 

汉传佛教中,有一学派就称為如来藏学派。虽然而此宗不存在於西藏,但我们却可以在西藏找到类似的见解,例如他空派(藏文:Shen tong)、觉囊派以及某些噶举派的行者,他们认為三转法轮是了义,并称佛性為智慧,也经常谈论心的明性。

 

因此,对於佛陀转法轮的不同詮释和看法,也导致两派对智慧的不同理解。

 

问: 在现代的西方世界中,我们很难像过去的弟子一样与上师建立个人的关系。请问这该怎麼办?

 

答: 的确,过去在西藏,弟子会聚集在一位上师的身边,待在一个地方跟上师长期相处;不像21世纪的人要长时间地工作,当时的藏人弟子可以想待多久就待多久。

 

然而,如果这位上师很出名,身边的弟子可能成千上万,是否所有人都可以与上师有个人的关系,这就令人怀疑了。这跟现在的上师要照顾弟子吃住的情况不一样。在过去,弟子来向上师求法,得到上师的口诀后,他们就出去修持,之后回来稟报体验,上师在评估他们的状况后,接著给予进一步的指导。如果弟子遇到了障碍,上师也会传授解决的方法。那些得以在上师身边亲近的弟子,我认為比较是特殊的例子。

 

近来修行的最大难处,在於无所不在的散乱源,这让我们的心愈来愈难以专一。置身唯物的文化中,我们经常受到各方的吸引、被忙碌所佔据。要有好的修持,我们必须具备持续平稳的专注力,然而周遭一切的引诱却让我们与此相悖。我们最大的挑战,便是不让自己的心受到外界过度的影响。於此,我们要好好检视和慎思,这点很重要。

 

问: 持咒和结手印是修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但是对於那些听不到声音的聋人,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学习佛法?

 

答: 以前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,对於那些听不到、使用手语的朋友,我也在想如何帮助他们。其实持咒和结手印有著类似的功德利益,因此你可以教他们结手印,并且教导他们手印所代表的意义,这样他们就可以与内心的平静和密咒乘结缘。依此修持,特殊的觉受便能生起。

 

问答结束后,接著是功德迴向。法王步出席位紧密的大殿,在返回德噶寺前,特意停下来餵食一头扮相讨喜的大象;大象是吉祥瑞相,也是传统曼达献供中的珍贵供品之一。


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

拥有正知正念,请关注“正见”

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,关注本平台

 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